近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刘飞就“毒跑道”问题访问公司董事长师建华先生。
在交流中,师总指出了四点问题:
一、原材料价格。环保产品的原材料比旧轮胎、电缆废料、废塑胶等原材料贵出很多。
化学胶液环保产品的比用低档的介质的高很多。
最近爆出的铁锅就是实例。有毒铁锅用的的工业废化工铁桶做的。成品低廉。害人害己。不能一味追求价格或招标中“一口价定死”而忽视产品的质量。
二、资质问题。
建议甲方实地厂家考察。确定工厂实力。
三、样品问题。
样品的鉴定与施工现场制作成品是否一致。
送样的样品和施工现场制作调配的成品应该是一样的。均应该送国家质检由国家验收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认定交工。
四、备案投标问题
地级市建设部门要求备案。并写明“届时未办理供应商信息入库的供应商将不能参与我中心的政府采购网上交易系统项目”使用体育设施资质后先到各省,各市进行建设部门备案后;备案手续非常复杂,有的省市,甚至同省内不同市也要备案,备案要先注册分公司,人员和办公设备要齐备,方可报名,无形中对外地企业增加了成本。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以上四个问题解决后,可以有效的杜绝“毒跑道”的泛滥。
师建华先生:塑胶跑道国家标准编写员,多项国家专利的发明人。